English

《自然》封面论文撤稿,学术纠错机制不该失灵

2020-07-24 18:26:44

纠错机制的存在,既是为了防止部分研究者故意遮掩错误,也是为了避免研究者因偶尔犯错而背负过重的包袱。唯有如此,科学研究才能轻装前行。

  据媒体报道,7月22日晚11点,一度引起学术轰动、由中美科学家合作完成的Nature(《自然》)封面论文“缅甸白垩纪蜂鸟大小的恐龙”正式撤稿。论文作者通过撤稿说明澄清,琥珀中这件标本不是“最小恐龙/鸟”而是鳞龙/蜥蜴。根据报道,Nature上一次撤销封面论文花了整整8年,而这一次只用了5个月。

  在国内外专家的质疑下,论文作者在相对较短时间内主动申请撤稿,这份坦率承认错误的勇气着实不易。但对于科学研究成果而言,发表理应经过严格审核,撤稿更要审慎,撤稿程序牵涉到作者、期刊以及转载引用的各个方面,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造成的影响比发表更大。虽然上述论文争议随着撤稿而趋向于平静,但围绕学术纠错机制的讨论不应就此停止。

  和任何行业一样,科学研究工作难免存在阶段性的偏差甚至“错误”。从积极的角度看,人类科学正是在不断怀疑和自我修正的过程中取得发展的,拓展以至于推翻前人的理论成果,方能实现对自然规律的更深刻认识。从牛顿到爱因斯坦,从经典物理到量子力学,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科学的进步莫不如此。

  不过,这并不意味科研对一切错误都应容忍。有的错误要么出于研究者的漫不经心,要么是由于审核责任不到位,甚至是研究者学术道德出了问题。建立学术纠错机制,就是要尽可能排除现有理论框架下不应该发生的错误,避免错误的结论对更多人造成误导。

  由于作者是研究的利益相关方,所以在纠错过程扮演了双重角色——一方面作为对研究最熟悉的人,作者应当对纠错起到主动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利益、面子等原因,要作者主动承担所有责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很多撤稿声明即使最终由作者发布,也显得吞吞吐吐、欲言又止。因此,学术界既要严格学术规范,也要创造容错空间,鼓励研究者对科学负责。

  期刊对科研成果发表应起到关键的把关作用。一些存在错误的科研成果得到发表,无疑与把关不到位密切相关。就此事件来看,尽管后来有业内专家质疑,仅仅以原始论文就能发现作者犯了“先入为主”的毛病,但发表前的同行评审和编辑似乎都没发现这样的问题。相比研究发表后难以收拾的“事后纠错”,“事前纠错”更令人期待。

  Nature封面论文撤稿事件是一个警示,即便是公认的国际大刊也要时刻加强把关,从中汲取经验教训,避免今后闹出类似“恐龙”变“乌龙”的尴尬。面对复杂的学术环境,学术期刊、学术评价机构要提高警惕、树立忧患意识,改善审稿纠错的流程和方法。

  犯了错误,不仅要纠正,也要建立相应的惩戒机制。然而在很多情况下,由于研究者犯错的动机难以追查,相应惩戒也难以实施。例如,一度沸沸扬扬的“韩春雨事件”中,由于河北科技大学调查结果认定未发现韩春雨团队有主观造假情况,尽管其被撤销或退回了相关荣誉和奖励,但学术界和公众对其“学术诚信”的质疑并未得到查实。

  因此,学术共同体应当在纠错机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学术声誉是研究人员能力与价值的重要标准,任何错误都会影响一个研究者的学术声誉。哪怕犯错的研究人员在法律上、行政上逃脱了惩戒,但学术共同体对其怀疑不会就此停止。如果一个研究者的学术声誉受到广泛质疑,其在学术界就失去了立足的根基,这种不是惩戒而胜似惩戒的威慑力同样是巨大的。这也启迪研究人员要爱惜羽毛,加强对自己和团队的约束。

  对任何人来说,承认错误和承担错误责任都不简单。但现实中谁都可能犯错,大到诺贝尔奖得主,小到刚刚踏入科研门槛的研究生,发生错误的几率与研究者的履历和身份无关。建立学术纠错机制,也是给研究人员澄清自我、改善工作水平的机会。纠错机制的存在,既是为了防止部分研究者故意遮掩错误,也是为了避免研究者因偶尔犯错而背负过重的包袱。唯有如此,科学研究才能轻装前行。(王钟的)

责任编辑:王营
分享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