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是期待“确定性”, 但技术突变总是在打破确定性。虽然从宏观看,技术进步不必然带来高失业率,但人们都容易把自己带入马车司机的角色,惊恐万状地看着横空出世的汽车。而新技术能否出现、何时出现、在哪出现,也是难以预计的。ChatGPT所代表的聊天机器人,并不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技术,如果追溯起源的话,早几年前各大品牌的手机里就植入了类似的模块,人们甚至都开始忘了它的存在,使用率并不可观。
实体书店不如意的新闻时不时传来,每每总能引发公众的哀叹。为了拯救实体书店想的办法也很多:政府补贴、书店+咖啡、举办文化沙龙等等,也有人提出书籍限价的办法,即网上网下一个价,拉平网店和实体书店的价格差。仔细想想,这其实是很独特的景观。几乎没有哪个行业能够引发这么显著的同情,社会几乎是想尽办法挽留实体书店。这可能是一种文化执着,来自于对书店集体无意识的符号化,它是文化象征,大街小巷应该也必须有书店。
中国劳动力市场不仅面临着供给端的变化,也面临着需求端的变化。从一定意义上讲,招工难和就业难同时存在的就业结构矛盾,是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然现象,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的阶段性现象。如何因应这一现象,除了要转变就业观念,也要转变制造业的用人观念,提高制造业行业、职业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吸引那些身怀知识和技能、但就是碍于老观念而抗拒去“工厂”上班的人就业。
在当前的诸多话语中,相较于朝九晚五、固定格子间的传统办公意象,远程办公多被赋予自由自主的色彩与轻松惬意的想象。然而,果真如此吗?居家办公看似可以兼顾家庭与工作,但这也在事实上打破了之前传统工作所建立的工作与生活的边界。处于“员工”角色的你,随时都可能被“爸爸/妈妈”“丈夫/妻子”的“角色”需求召唤,频繁的角色切换势必影响工作效率。相应的,独立工作对个体的自律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快递送不上门”的现象,不宜停留在情绪化的批判层面,应该直面背后的现实和规律。对于快递企业来说,应该提供多重选择与充分的情况告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不能擅自变动运输合同条款。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也不妨有充分的心理建设。当然,永远要相信终极裁判——市场。如果“送不上门”确实引发了如潮的用脚投票,企业自然会被抛弃,快递行业的规则也就自然而然更明确了。
企业作为市场活动的主体,其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改善管理水平的方式无可厚非,但企业搜集、存储、加工、分析的信息,其范围应当限定于员工基于劳动合同提供的劳动行为本身,在此之外收集的信息则涉嫌侵权。举例而言,如果是工作电脑且为办公软件,应该不构成侵权;如果是办公电脑,但办公需要运行社交软件,而企业不加条件地搜集员工在社交软件中的全部聊天记录数据,则涉嫌侵权。
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踏上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征程。
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就一定能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这些年来,我们在对外开放上频出大手笔,展现了大国格局和担当。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中国大门越来越大,也就能够更好地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
基础设施夯得实,经济发展就更有支撑,民生福祉也更有保障。怎么完善基础设施?比如,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建设的重点,着力提升网络效益。
诚然,优化经济结构,该压缩落后产能、化解产能过剩就不要犹豫,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也不要迟疑。结构优化,可能带来阵痛,但是不优化就会处处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