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是期待“确定性”, 但技术突变总是在打破确定性。虽然从宏观看,技术进步不必然带来高失业率,但人们都容易把自己带入马车司机的角色,惊恐万状地看着横空出世的汽车。而新技术能否出现、何时出现、在哪出现,也是难以预计的。ChatGPT所代表的聊天机器人,并不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技术,如果追溯起源的话,早几年前各大品牌的手机里就植入了类似的模块,人们甚至都开始忘了它的存在,使用率并不可观。
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仍在中国大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如何使全体人民平等地参与到现代化进程中,共同分享现代化的成果,住房问题始终是无法回避的。但由于住房的特殊性,比如土地供给稀缺性、建筑不可移动性、资本密集型产业特征以及住房本身兼具消费品和投资品双重属性等诸多特点,让住房市场具有非完全竞争市场特征,需要政府出手建立有效的住房保障体系来保障人民权益、维持社会稳定。
不容回避的是,开办暑托班必然会给教师们带来一系列的增量劳动时间,如果改革让教师这个关键群体的福利侵蚀感强烈,则势必影响改革成效,也注定难以长久。在前述官方新闻下面的互动中,高赞留言几乎全是对教师群体的关心,“也要考虑一下老师们的工作强度,寒暑假是高强度精神劳动的必要调剂”“建议完善配套,尽量减少增加老师的负担”等等,上述留言折射了小学教师群体的担忧,办好暑托班不能不考虑他们的诉求。
特级教师是国家为了表彰特别优秀的中小学教师而特设的一种既具有先进性,又具有专业性的称号。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1978年实施特级教师制度,前者以一种更加公平的方式选拔人才,表达了国家对知识与教育的重视;后者则提升了教师地位,从观念上扭转了社会对教师的歧视,两者从某种程度上都成为中国教育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特级教师制度推行40多年,对教师队伍稳定和提升教师社会地位发挥了巨大作用。
环顾今日之中国,“小康”梦想业已成真,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实现。展望未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依然任重道远: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文章仍需破题;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美景大幕方张;医疗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正在深化;社会创新和创业的热情亟待全面释放。更何况,“制造”向“创造”的转型、生态与发展的和谐、民主与法治的共彰、战略视野的再拓,想一想,哪一桩哪一件不需要我们费尽思量?!
就业观念多元化的社会能够包容任何“干正事”或“不干正事”的职业存在,也能够给予大学毕业生充足的时间做好人生规划。这离不开宽松宽容的社会环境,也需要多元开放的就业观念。同时,也要避免行政手段对大学生就业率有刚性要求,不能让就业工作压力层层传导下去。用单一就业观衡量、形塑甚至“着急劝说”大学生就业的做法,都是不合时宜的。还得看到,当下大学生之所以敢于选择“慢就业”,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不无关系。
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踏上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征程。
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就一定能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这些年来,我们在对外开放上频出大手笔,展现了大国格局和担当。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中国大门越来越大,也就能够更好地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
基础设施夯得实,经济发展就更有支撑,民生福祉也更有保障。怎么完善基础设施?比如,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建设的重点,着力提升网络效益。
诚然,优化经济结构,该压缩落后产能、化解产能过剩就不要犹豫,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也不要迟疑。结构优化,可能带来阵痛,但是不优化就会处处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