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都什么年代了,还搞“男女授受不亲”

2017-02-28 15:09:49

这样的僵化、刻板、机械,除了验证教育的失败之外,并无任何实用价值。与其隔离,还不如下大力气营造一个宽松、宽容但不乏规则的校园环境,让男生女生都轻松交往、自由接触。

  “男女生不准肩并肩到茶炉房接水、男女生不准出现不雅的肢体接触行为、不准单独到黑暗或者偏僻的地方、不准骑一辆车进校离校、男女生之间不准介绍异性朋友认识、不准以兄妹或者其他亲密词语相称……”为防止学生早恋,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舜耕中学近期出台男女生交往十不准校规,一时引起舆论质疑。

  其实,类似“十不准”之类的校规,这些年并不鲜见。有学校要求“目光有分寸”,不准长时间盯女生看;有学校禁止给异性拎书包、外套,男女交往至少保持44厘米以上;有学校规定男女生交往须5人在场且地方明亮;还有学校实行男女生分区就餐等等。

  无休止的“不准”,就像一道道无形的大墙,将本该活泼泼的男女生隔离开来。举凡协调一致的行动,男女自然无份,更不要说大家带着一种朦胧的青春期热情,快乐地荡起双桨了。大墙之下,恐怕只剩下无奈、不满,乃至不以为然。

  只是,这样真的就好吗?或者说,学校认为“好”、认为是“为你们好”的规训,果真就是不二选择吗?进而言之,中学里的男生女生又该如何相处才完全符合成人世界的要求?

  现实中,情窦初开的男女生相互吸引,乃至有些亲昵的举动,也是事实。学校自有其不得已的苦衷,比如,一旦对早恋行为不管不顾,必然会出现男女生成双成对的现象,进而影响成绩、败坏学风。而一般的耳提面命,往往又被学生当做耳旁风,也缺乏“可操作性”,难以取得实际的效果。

  也因此,相关规定只好越来越细密,越来越具体,无形中,就像一条条绳索一样,把青春期的孩子缠得越来越紧。甚至不惜以雷人的规定,以求取得奇效。

  问题是,在这个问题上,仅仅靠“不准”来隔离,并非良策。一者,男女生的相互吸引,并不仅仅是动物性的体现,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心理的诉求表达,即便用“十不准”将人隔开,也很难隔断情感与心理的牵系。这样的管束,更多是一种物理性的做法,并非对症良药。以时下青少年的聪明智慧,自然会找寻出更多、更隐蔽的联系沟通方式,到头来还是徒劳。

  再者,也不应该随随便便以成人世界的想法,去揣测乃至判定男女生的接近动机。早恋云云,未必是一个准确的说法。一般而言,男生女生之间不过是一种朦胧的好感、淡淡的情愫而已,很多时候,恰恰是外部的标签化、或者挤压暗示,促进了两性的紧密联系。

  也即,学生在性心理成熟方面,也存在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这其中,除了生理本能的驱动之外,也会通过网络、影视剧等成人世界的模式见样学样,还会在学校预防早恋的种种举措下迅速苏醒。

  教育者、家长乃至社会应该做的,固然不是放纵,但也不是粗暴的干预、简单的隔离。动辄“不准”非但不可能真的让男女生分开,反而会适得其反,成为两性接近的催化剂。

  都什么年代了,还在搞“男女授受不亲”那一套。这样的僵化、刻板、机械,除了验证教育的失败之外,并无任何实用价值。与其隔离,还不如下大力气营造一个宽松、宽容但不乏规则的校园环境,让男生女生都轻松交往、自由接触。(胡印斌)

责任编辑:网评中心
分享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