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牙签弩到钢珠弩,监管在哪里
政府监管部门应主动追踪来源,玩具产地只要有心,钢珠弩也不难消除。儿童有冒险的天性,但执法不能抱着游戏的态度,那是对儿童安全的不负责,也是对自身执法角色的不负责。
前段时间媒体曝光的“牙签弩”玩具,最近开始升级换代了。据媒体调查,在多部门查处牙签弩的压力下,牙签弩的原产地基本上已经停止了牙签弩的生产和销售,但却对牙签弩进行了更新换代,牙签弩升级成了一款名为“迷你豹”的钢珠弩。
牙签弩从各网店平台下架,原产地工厂也不再生产,本来是好事,体现了舆论监督倒逼的效力,可是“迷你豹”消息的传出,又让人乐不起来。公众之前担心的不是牙签弩本身,而是其可能造成的安全威胁,现在升级换代的新玩具威力同样巨大,酒瓶都能被射出的钢珠打出裂痕。由此也可以体会出舆论监督的局限,事后的监督总是治标不治本,等到危险出现舆论关注,可能伤害已经造成了。
治本的办法是什么?还是要从源头管起。孩子天性顽劣,对于新鲜的玩具总是有尝试的冲动,商家如果毫无节奏的挖掘需求,满足需求,那危险指数会越做越大。家长和学校的教育固然重要,但总有跟进不及时的可能,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杜绝这些有较大安全隐患的玩具的大规模生产。从媒体的调查来看,“全国找不到一家注册生产企业,但牙签弩却几乎遍布全国”,说明对于生产企业的监管存在漏洞。
牙签弩在曝光之后消失,也不是因为商家自觉,而是生产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排查,还有商户因为卖牙签弩而被带走。风险权衡之下,做生意的自然不愿意再冒这个险。市场管理局既然能带走商户,就说明在既有法规之内,是可以对售卖这些危险玩具的商家进行管理的。问题在于,没有媒体的曝光,他们为什么久久没有作为?而在牙签弩之后,面对新型的钢珠弩,监管部门又能不能及时反应?
目前看来对此很难乐观。记者去采访的时候,发现当地的一家模具城,只要拿着采购到的样品过去,那些车间很快就能做出一模一样的产品,而且成本非常之低廉。按照现有法律规定,弹射玩具实行国家强制性认证制度,包装或标志上必须有“CCC”认证标志;而且任何玩具都必须标明生产厂家、商品合格证、使用年龄范围以及“安全警示语”等。但从牙签弩到钢珠弩,大多是小作坊产出的“三无”产品。但从生产到流通至小学生手上,一路畅通无阻,这中间多少监管部门存在失职?
仅仅是媒体监督远远不够。如有律师所言,对于这类有杀伤力的玩具,公安机关完全可以依法将非法制造、销售、运输、持有的弩予以收缴,并对相关人员给予治安处罚。还有政府监管部门也应主动作为,网上销售都有记录可查,完全可以追踪来源,而玩具产地只要有心,像之前排查牙签弩一样,那变脸升级的钢珠弩也不难消除。儿童有游戏和冒险的天性,但执法不能也抱着游戏的态度,那是对儿童安全的不负责,也是对自身执法角色的不负责。(敬一山)
更多锐评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