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是期待“确定性”, 但技术突变总是在打破确定性。虽然从宏观看,技术进步不必然带来高失业率,但人们都容易把自己带入马车司机的角色,惊恐万状地看着横空出世的汽车。而新技术能否出现、何时出现、在哪出现,也是难以预计的。ChatGPT所代表的聊天机器人,并不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技术,如果追溯起源的话,早几年前各大品牌的手机里就植入了类似的模块,人们甚至都开始忘了它的存在,使用率并不可观。
在英国,每周照顾失智失能者超过35小时,即可获得每周69.7英镑的补贴,其他国家也相应补贴政策。这表明了一些国家认可照顾者的照顾不是个体纯粹的义务。养老与育小,不仅是家庭的责任,同样也是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所囊括的范围。同理,对照顾者的照顾,也是国家公共责任的范畴。只有重视起对照顾者的关照,加之同步推进社会养老与社会育小的各方面问题逐步解决,独生子女“夹心一代”的困境才有希望逐步化解。
教育部三令五申,不允许向学生及家长收取指定教辅软件或资料的费用,但相关违规收费新闻仍不绝于报端。“因财施教”是对教育的亵渎,不搞“因财施教”是教育的底线要求。要捍卫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享受到教育公平的神圣光辉,就要从根子上想办法,完善违规收费的治理机制,让学生及家长能够获得监督举报的有效渠道。只有形成家长监督、社会监督、媒体监督的合力,才能督促学校依法办学,切实维护学生们的合法权益。
所有的资源也都是为人服务的。人只要合理合法获取了资源,就没有浪费一说,任何人当然有资格享受他应得的资源。其实所谓的“浪费”,无非是鲁新林占了一个名额,一个比他年轻、学习还没有他刻苦、分数没有他高的人的名额。这个人其实是假想的,但若真出现这么一个人,他又有什么立场去要求鲁新林把资格还给他呢?因为他分数不高,因为他不够刻苦,还是因为他更年轻?
此次,中国老年人才网的上线,或将提醒人们,该从权利的角度重新看待老年人口再就业问题,走出相关观念误区,进而推动构建更具包容的老年友好型社会。在人口老龄化已成全球大趋势的当下,重视并开发老年人的经济社会价值已成为普遍共识,促进“银发族”再就业、开发利用该群体人力资源成为通选之一。不论其再就业的目的是发挥和延长个人社会价值,还是仅出于储备养老财富的经济考虑,老年人口的就业权利就需要被正视和保障。
医疗卫生事业公益的属性,要在可能的范围内寻求服务的最高效和最优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以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为导向,扩大医疗服务资源供给。强化制度公平,筑牢底线的医疗服务资源供给,并不意味着只是最基础的供给,相反我们要努力保障群众获得高质量、有效率、能负担的医药服务,保障群众能够分享医疗科技革命所带来的技术红利。
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踏上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征程。
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就一定能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这些年来,我们在对外开放上频出大手笔,展现了大国格局和担当。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中国大门越来越大,也就能够更好地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
基础设施夯得实,经济发展就更有支撑,民生福祉也更有保障。怎么完善基础设施?比如,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建设的重点,着力提升网络效益。
诚然,优化经济结构,该压缩落后产能、化解产能过剩就不要犹豫,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也不要迟疑。结构优化,可能带来阵痛,但是不优化就会处处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