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聂昱冰

跟着“两会”学“写作”

  这个题目与蹭热点无关。“写作”这种事,本来就同书法、绘画、舞蹈、音乐一样,可以师从于万物,观庙堂之高、望江湖之远,都能找到可学之处;花鸟自然中,也都存着可学之物。天生就是需要时时学、处处学。

跟着“两会”学“写作”

  谁也不能否认,能走进两会会场的人,自身肯定都具有着一些过人之处。

  人到中年后,炉火纯青时。这个“中年”不仅仅指的是年龄,还包含了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的造诣达到了火候纯熟。一个人,只有在自己的领域浸淫了足够的时间、经历了足够的淬炼,达到了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的“炉火纯青”,才能走上这个舞台。

  所以,他们围绕自己专业写出来的文字、说出来的话,从写作角度来看,的确会有很多可学之处。

  每到两会,我的微信朋友圈里基本就会分成三大类:一是在参加两会的代表们;二是在两会上承担着各种采访任务的记者们;第三类人数最多,就是各家媒体留守在后方、每天踊跃为自家的前方记者摇旗助威、并随时推送自己家制作出的新闻和专题的编辑们。所以,每天被两会的各种相关消息刷屏也就成了常态。

  听起来这种刷屏常态好像是挺让人崩溃,但事实上人们发出的内容都挺精彩、好看、耐看。这就很引人思考了。

  因为按照一般习惯来说,这类新闻都是比较枯燥古板的,除了相关的从业人士和特定人群,一般普通人是没什么兴趣的。

  这也正常。还记得上初中的时候,学校组织了一次时事知识竞赛,当提问:“联合国秘书长是谁?”好几个选手积极抢答。可问到:“现在的市长是谁?”选手们面面相觑,谁也答不出来。

  这就是一般普通百姓对时政新闻的态度——只关注自己单位的领导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说了什么、干了什么。至于这两者之间庞大的运行机构中都有哪些人、他们做了哪些事,才让最高领导人的顶层设计和自己本人真正产生联系,人们并不太关心。

  这也正是新闻难做的原因。本来读者就不大感兴趣,现在又出来了铺天盖地新媒体抢眼球,逼得很多很严肃的新闻稿件不得不自降身价,把自己包装成了“谈资”,依靠增添娱乐性、话题性,来获得关注。

  可两会中几乎所有提案、新闻、采访,都没有做这种刻意的包装。每一篇稿件都是严肃的但可读性却极强。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代表们在做出提案的时候,都做了特别详实的调研,特别充分的准备。精深的专业加上负责的态度,使得他们提供的内容都是扎实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禁得住反复思量。所以在这些基础上产生出的记者访谈和编辑做的专题,也就会很好看。如果没有这些高质量的素材源,那么记者提问再精彩,获得不了高质量的解答,也没有意义;记者带不回完美的互动,再能干的编辑也无能为力。

  可见,最严肃最枯燥的题材,也能够写出特别精彩的文章,前提是挖掘和组织素材的时候一定要舍得花心思。就像我朋友圈里的代表们讲他们做调研时的经历,也许会用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走访、研究一个问题。

  现在的确是一个浮躁的时代,所有事情都像是安了加速器,一快再快。就社会发展而言,快是好事,但要想真正实现“又快又好”,前提就是要稳住自己的心,该夯实的地方一定要夯实。这不是浪费时间、降低效率,这是为了下一步机器运转产生出更完美的效果。

  前段时间,人们都在热议张艺谋的新片《长城》。我看了,里面有些场面的确挺好看的,尤其是放飞孔明灯和所有将士披着孝衣列队站在长城上的场面。甚至当晚我都梦到了怪兽,可见不管人海战术还是兽海战术,在视觉冲击上都是很有效的。

  但是看完之后,就是觉得像吃了一只精心烹制但过于瘦小的烤鸡,很美味,可最后留在记忆里的全是各种细小尖锐的骨头。如果再多给电影一些制作周期,让它有足够的时间去丰满自己的故事,那是不是这部片子就会有脱胎换骨的变化?

  就会像我微信朋友圈里,那些代表们发布的她们各自的提案文章、做的访谈一样,虽然都不长,但是其中每一句话和整篇文章都可思可想、可圈可点、入脑入心。(聂昱冰)

[责任编辑:刘冰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