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聂昱冰

读《聊斋》,看中国式的助人和感恩

  三月,春天回归的季节。冰雪初融,春风拂袖。“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这十个字就描画尽了整个世间的风景与温情。所以,这时的人们,内心中也是柔软的、感性的。感激着万物,也对万物报以最真实的爱和柔情。

读《聊斋》,看中国式的助人和感恩

  “劝君莫食三月鲫,万千鱼仔在腹中。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在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文字与训教,这正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对一切生灵都真心愿以恩情相待的最好例证。

  《聊斋志异》,估计大家都不陌生,每个人都有几个来自于书中的、耳熟能详的故事,不知何时就印在了心里。抛开书里的怪力乱神和蒲松龄的惊艳才情不谈,在这本书中,作者借用飞禽走兽、花木鱼虫的生命形态,替它们演绎出比它们的皮毛花朵还要缤纷绚丽的奇情故事。借它们已经能够突破生死、打通了人妖、仙凡界限的生命历程,反反复复一遍遍书写出中国式的“助人”与“感恩”。

  “报恩”是《聊斋志异》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这些故事的基础脉络大多类同:一个人在无意之中、举手之劳帮助了一个“人”、一只兽、甚至一只蜂、一株花。日后,不管时隔多久,它必定会对当日的恩人,展开一场轰轰烈烈、声势浩荡的报恩行动。

  这“恩”报得如此隆重,以至于经常会彻底改变一个人、甚至一个家族的命运。

  当每次报恩结束后,作者都会安排这些得道的飞禽走兽、成精的花木树藤,亲口讲出当年自己被救的经过,再说出这些年念念不忘、必报此恩的决心,以此来给读者们一个确凿的定义:它们就是专门来报恩的,而且是忠实按照人类为自己制定的道德法则——“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来执行。

  “我所铭记的,不是你帮助我的时候究竟付出了多少,而是我因你的行为确实有所获得,这个报恩的理由对我来说就足够了。”

  中国人从远古时候起,就奠定了自然万物共生平等的概念。而且也始终认为,人与其它物种的区别更多是存在于道德层面。例如形容一个人的恶,是“禽兽不如”;形容一个人的善,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蒲松龄偏偏就反其道而行之,写尽了禽兽的善、草木的情。禽兽草木尚能如此,那么人该怎么做呢?自己看着办吧。

读《聊斋》,看中国式的助人和感恩

  《聊斋志异》也确实写透了中国人对“助人”和“感恩”这两件事的理解。

  中国人向来是讲究要随时、随地、随手助人的,而且不会特别纠结于助的那个人究竟是谁、助完后会得到什么回报。

  修桥补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这些就算是生活中所做的“助人”的大事了。看到路上有个坑,自己恰好有力气,就填了;路边缺棵树、自己也有这个能力,就种了。路留给所有人走、绿荫留给所有人用。

  拿几个瓷碗放在水井边,供过路的人喝水;还有前面说的不食三月鲫鱼、不打三春鸟。这些都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小事,既然能做,尽管做就是了。做这些事的时候,本身就是一种内心愉悦,不用、也不会再想其他。

  同样,所有因为这路、这桥、这树、这碗而受益的人,在受益的时候,内心必定也是平和柔软的。内心柔软的人,自然也就会用温情去善待他所遇到的世间万物。整个社会的和谐,就由此而成。

  这就是中国传统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真谛吧。《聊斋》中所写的那些报恩故事,毕竟是因为作者人为设计了很多巧合,所以受恩人才有了报恩的机会。现实世界不是小说,没有那么多惊心动魄的因与果。

  现实中的随手助人,最大的收获,也许正是很多人在受助之后,因为自己有了感恩之心,所以继续去帮助他人。滴水由此成泉,源源不断、生生不息,泽润万物。

  现在,三月仍旧是学雷锋月,雷锋所做的,也正是随时、随地、随手助人。这个世上的恩,不止救命之恩这一种,一般普通人生活中遇到这种大事儿的概率也不是很高。

  普通人所需要的,其实正是雷锋这种,在一个人需要一次细微的帮助的时候,有人很及时地搭了一把手。

  而当看到有自己能做的,就主动伸手去做一下;被人搭了一把手之后,就会真心的心怀感激与快乐,也正是中国人一贯遵循的做人之道。(聂昱冰)

[责任编辑:刘冰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