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梗或许没那么可怕,孩子学会一两句幽默的表达,不意味着就背不出古诗了。更该深思的,是我们究竟为孩子提供了怎样的语言土壤:是一个鼓励真诚交流、尊重他人的空间,还是一个靠嘲讽博眼球、用戾气换流量的场域?如果成年人在公共空间里习惯以挖苦为幽默、以攻击为“梗”,那么要求孩子保持“语言纯净”,多少就有点苛责了——他们只是照着大人的样子说话而已。与其教育孩子,成年人先要规训自己。
生育补贴带来的市场连锁反应及其引发的社会担忧也再次说明,鼓励生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单纯的经济补贴只是其中一环。真正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需要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全方位的政策协同发力,真正创造让年轻人“想生、敢生、能养”的社会环境。只有当生育家庭的实际焦虑得到全面缓解,生育意愿才可能真正提升。届时,母婴市场价格的“风吹草动”,也不至于变得如此敏感,引发如此大的社会关注。
因此,面对人形机器人的走红,我们不妨多一份理性。既要看到它所代表的广阔前景,也要尊重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培育未来产业,尤其需要战略定力和耐心。回顾120年前,人类首次飞行只有12秒、36米,而如今飞行器不仅能够自由抵达全球任何角落,更飞向了浩瀚太空。只要坚持投入、持续积累,人形机器人就有望迎来真正突破的临界点,走进千家万户,创造属于智能时代的崭新图景。
这些假冒者已经落网,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惩处。参与编织这张网的灰色利益相关者也不能全身而退。据媒体报道,余某翔就曾透露,自己所持的“国务院参事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聘书”是2019年通过一位朋友办理的;而且阮某平和余某翔背后都有省一级社会组织的身影。这背后具体是什么情况?相信经过详尽严肃的案件侦办和相关调查,公众的诸多疑问将得到解答。
若电影从业者仅仅将中年人视为一个亟待掘金的细分市场,用几部贴有“中年”标签的讨好作品填充排片表,那么这若隐若现的活力便不会持续。将中年人真正“请进门”,其意义远超市场的数字扩容,一个电影市场若能同时盛放青春的躁动与中年的沉静,能兼容简单欢愉与复杂思辨,能热烈讲述少年的冒险亦能从容探讨中年甚至老年的探索与收获,电影院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全体成员可共享的叙事空间。
不止是民航领域,生活中的许多工作岗位,同样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严峻考验。比如塔吊司机,他们常常需要在几十米高空的狭小空间工作,有的时候为了城市建设进度也得通宵达旦;比如快递小哥,有的需要白天匆忙送货,有的则是在每个夜晚为家家户户分拣快递;比如养老护理员,同样也需要每日弯腰数百次,搬运老人数十次……可以说,每一个岗位的背后都有个体的辛勤付出,只有很少一部分岗位在某些流程上的“有趣”,而被网友们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