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的文化传播功能和“戒毒功能”
前几天,一篇被多家权威媒体转发的新闻报道火了。文章洋洋洒洒几千字,时间地点人物俱全地指出,美国一位23岁的男青年因为迷上了中国的网络小说,把毒瘾戒了,因为每天回到家里都只想着看小说,想不起吸毒了——戒的还不是大麻,是可卡因。
每一次网络上出现新奇话题都会掀起一阵狂欢——好像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所有人类情绪一旦汇集起来,都是以“狂欢”的形式出现的。但这次这个如此超凡脱俗、足以让人眼前一亮的新闻,却迎来了无数围观者长久的目瞪口呆。
在我的微博和朋友圈里,最先为这条新闻愤怒的,是网络文学的研究者们。长久以来,他们兢兢业业致力于建立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健全研究机制、打造各种排行榜、想方设法从中国古代小说中为网络文学找到文脉传承。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想努力证明网络文学的价值和它的严肃性。
现在,突然有人站出来说:“网络文学确实有价值,它能让人戒毒。”这种近乎儿戏的赞誉,和他们的努力与初衷完全是背道而驰。
相比起来,网文作者们的态度则淡然了许多。多年来,他们已经习惯了对外界的一切声音淡而置之,近可调侃,退可无视。凡是能长年累月在网上坚持写下来的,都有这份定力。
能把一篇单纯的赞誉之文写的让人如此无奈,主要是因为文中引用的这个例子。六年前我写禁毒作品,采访过的所有警察都斩钉截铁告诉我:“吸毒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不可逆转、留下的记忆不会完全消失,只要再次进入类似环境,复吸的可能性极大,所以一朝吸毒,终生戒毒。”其实这些话不用警察说,基本上所有人都明白“吸毒”这两个字的含义。
我愿意相信有一个乃至更多的读者,因为读网文而戒掉了毒瘾,因为戒毒和读书都是好事。但像这样靠分散戒毒者注意力来辅助戒毒的工具有很多,所以不应该从这种角度去挖掘网文的价值,这种戏谑,对网文的自身价值本身就是一种伤害。
那么出现这样一篇文章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我想,还是因为很多人心中那个“文化输出”的心结。泱泱大国,五千年文明,无数次照亮过人类历史,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全世界文化互联互通的实现,现在中华文化理应再一次照亮世界、引导着正在渐渐变得茫然的世界寻找到新的理性。
可中国文化因为自己的独特性、独立性,其它文化背景的人接受起来,始终有些困难,这就总给人一种有劲儿使不出来的感觉。现在,突然发现很多外国人喜欢看中国的网文,一条文化传播的渠道竟然已经存在,天降大任于其文,于是网络文学这项事物在很多人笔下,一下子就拔高成了新的传奇。
外国人喜欢看网文,这很正常,读者总要寻找新鲜作品来满足阅读需求。尤其是他们喜欢的玄幻题材,现代风格的表述方式,读起来没障碍;中西合璧的故事性,理解起来不困难;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东方神秘元素,永远都会有吸引力。这样的结合,注定了中国网文在外网上会有相当庞大的市场潜力。
现在国外对中国网文的接受,就像当年我们和其它国家的人对日漫的接受。新鲜、新奇、读着痛快。
但就同日漫一样,网文的特点也是长,浩如烟海。每本能留下印记的书,都具有着“我一文以贯之,你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气概。想通过这样一片汪洋大海完成文化传播和输出,就需要延绵不断,需要大海中经常捧出能给人留下印象的奇珍异宝。
我也看国外的网文,最初是在“非典”的时候,困居无聊,每天满网翻找新鲜书看,结果发现了一批热心网友翻译的关于“圣杯”的作品。翻译水平一般,遇上冷僻词句干脆不译,半英半汉,乱七八糟,即使这样我还看得特上瘾,还一度因为它们迷上了“古籍考古”这件事。
看这次新闻中的描述,我严重怀疑,那位戒毒的美国读者读的网文翻译水平,跟我当年看的外国网文差不多,所以他也可能和我一样,看完后指不定记住点什么莫名其妙的东西。
所以我想说的是,既然文学承担得起文化传播和文化输出的载体这个责任,网文也就同样完全承担得起。但,和文学一样,它们只是载体。海很美,日漫很好看,那些写圣杯的文也挺精彩,但看完后能留下点什么,就是功夫所在了。(聂昱冰)